您的位置: 必赢国际437437线路 > 正文
    学术活动
    “珞珈政治学论坛”2024年第3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12 08:57:46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5月9日晚,“珞珈政治学论坛”2024年第3期在学院106会议室成功举办。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郭忠华教授作题为“西方政治话语建构中的‘他异性’策略—以公民话语作为分析进路”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刘伟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的张杨波教授、本院的楼笛晴、陈刚、曹龙虎、冯先祥、付小刚等老师以及校内外30余名本硕博学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郭忠华教授先以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韦伯三位西方思想家的主张为引子,指出了其代表的作为事业的西方政治话语的特征。他们从东西差异的视角来建构有关西方高贵性的话语,把东方和西方看作是两个存在本体论差异的阵营,而两者内部的差异性则遭到忽视。之后的萨义德将其理论化为东方主义,而东方主义范式虽然有助于人们增进对西方政治话语建构方式的认识,但是由于它建立在东西二元划分、西方对东方的规驯以及东西方外部比较的基础上,忽视了来自西方社会内部的建构动力。

    郭忠华教授随即介绍了英国学者恩靳·艾辛在对东方主义范式反思基础上提出的他异性范式。艾辛认为,即使在西方内部,也存在着二元对立的认知,内部也是有他异性的。他异性是特定群体将自身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的策略。一共有三种策略来歧视他人并团结自己:团结性策略、竞争性策略、疏离性策略。通过他异性可以对公民身份的流变进行解读,公民身份并不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固定性制度安排,而是特定群体对其他群体进行团结、竞争和疏离的策略,这是这些策略的一套话语体系。无论是希腊、古罗马还是中世纪,公民身份都包含着内部的他异群体,如古希腊时期妇女、儿童和奴隶等不享有公民权,正是这些群体的存在,才使得公民身份明晰起来。

    郭忠华教授在介绍艾辛的他异性理论观点后,指出了他异性的理论贡献,即不仅把注意力集中于东西方的差异,同时还聚焦于西方内部群体的差异,没有把他者群体仅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存在。但是,他异性仍然存在两大问题。首先,他异性仍然没有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其有关公民身份的解释完全以欧洲作为背景,其叙述的线索也是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城市再到欧洲现代民族国家和当今时代,与正统公民话语的叙述主线并无差异。其次,“他异性”范式隐含着“直接” 竞争和冲突的含意。“他异性”范式强调公民群体与他者群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从这一角度而言,“他异性”隐含着明显的竞争与冲突含意。直接竞争和冲突固然可以推动西方政治话语发生变化,但却未必是其全部的动力来源。东方主义突出了西方对东方的文本规驯,他异性强调了西方内部的他异性群体在政治话语建构中的作用。

    他异性和东方主义都通过污名化东方社会来彰显西方的高贵。但是都忽视了他异性存在的另一张面孔,以“浪漫化”和“理想化”东方来彰显自身不足的面孔。郭忠华教授以“正面的他异性”来解释这一现象。郭忠华教授认为在西方对于东方的想象中,正面的他异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美化、对中国政治的美化、认为东方启发了西方,把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追溯到东方社会。正面他异性把东方社会抬高到一个致臻完善的高度。但是正面的他异性和负面的他异性两者最终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负面差异性通过建构东方的不足来彰显西方的高贵。正面的他异性通过建构东方的高贵而彰显西方的不足,以此为西方提供警醒和参考,希望西方在不足的方面能够进步。

    郭忠华教授以《赵氏孤儿》在西欧被改编为《中国孤儿》为实例,阐述了西方正面他异性的目的是要借助美化东方来影响西方社会。伏尔泰改编的《中国孤儿》以想象和浪漫化的中国来建构欧洲所需要的现代政治话语,伏尔泰试图通过对中国的浪漫想象来鞭挞法国的旧政治以此来展望新政治,塑造出新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剧中对中国精神的完美想象,不仅抒发了反抗法国宗教和王权的心声,而且为法国现代政治话语建构和政治转型提供了参考。

    在讲座最后,郭忠华教授指出,要把握西方政治话语建构中的他异性,首先需要明晰他异性的双重策略,分别是内部他异与外部他异的结合,正面他异与反面他异的结合。此外,还需要关注西方政治话语的多种样态,分别为西方社会内部的他异化、西方对外部群体的负面他异化以及西方对外部群体的正面他异化,而上面所有策略最终都是为了要形成西方政治话语的“反思与坚守”结构。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问,就讲座中涉及的问题同郭忠华教授进行了交流。郭忠华教授强调他异化策略普遍存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展开分析,同时也应该注意话语需要特定的文化场域才能发挥作用。

    最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进行了简短总结。他指出,他异性策略在内外不同空间适用,也有正向和反向之别,由此构成了比较复杂的类型和情况。对于不同类型的他异化策略,作为研究者的我们需要看到,有的他异化策略显然不是严谨的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学术性比较,而是根据使用这一策略的主体的现实需要而选择或构建的,甚至属于附会或虚构的范畴,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解析运用他异性策略的具体目的,以及他异性策略的所指和能指中所包含的复杂内涵。

    本次讲座圆满结束,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政治话语建构中的他异性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同学们会以不同的理论视角反思政治学的基本问题,为推动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供稿:刘海涛、苏彩珑;供图:陈梦娇)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大学必赢国际437437线路(中国)有限公司地址:武汉大学必赢国际437437线路(中国)有限公司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